华强北商业步行街位于深圳市福田区,长约900米,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,被称为“中国电子第一街”。2015年,该商业步行街被选定为视觉一体化改造重点区域。
前期调研发现,步行街两侧建筑立面陈旧,夜景照明缺失,广告牌繁多且秩序紊乱,户外招牌品质低、工艺粗糙。
项目确定“以人为本、科学规划、政府推动、市场运作”为改造原则,遵循“一轴一心两翼”的布局理念,将区域划分为开放、半开放空间。开放空间通过深度诠释视觉要素,明确个性化建筑立面造型与色彩,打造丰富多彩的城市界面,形成活跃的景观节点。半开放空间则做制约,城市界面的功能以满足空间基础构成为主,放弃刻意的彰显,收敛建筑立面造型、色彩。户外广告以满足产品宣传、辅助商业氛围为主。
针对综合的视觉问题,制定激活个性、协调色彩、重构立面、整合广告、规范夜景的改造手法,对区域内所涉及的数十栋建筑进行综合改造提升。此举旨在提升整个华强北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,巩固“中国电子第一街”龙头地位,吸引创新金融、现代物流、网络信息、创意设计等高端服务业聚集,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,并引导区域逐步向多元立体化发展。
节点
(1)曼哈数码广场
曼哈数码广场建筑立面的装饰主材选用铝单板,局部采用铝板冲孔图样点缀,充分展现现代建筑的商业特色。户外广告,将原本散乱的广告画面化零为整,灵动的几何线条对立面进行切割,视觉中心的折角广告增强了空间的层次感,流畅的线条象征着流动的电流,亮蓝色则呼应电子数码的商业主题。楼宇名称标志与建筑立面色彩呈对比色系,增强建筑的识别度。
曼哈数码广场视觉的一体化提升,不仅有效解决了原来建筑外立面存在的诸多问题,同时还治理了广告招牌、楼宇标识、灯光照明等综合视觉难题。改造后的曼哈数码广场成为新的人气聚集点、广告新热点、夜景新亮点,广告位的商业价值也陡然提升。
(2)赛格科技园
赛格科技园位于华强北路与振兴路交会处,业态为电子综合卖场及办公仓储,改造前该建筑存在表皮生锈老化、户外广告品质低劣、夜景照明缺失等问题。
设计方案选取叶脉为设计元素,在建筑西北和西南角设置玻璃幕墙结构,将户外广告设置于沿街立面上。
2.户外广告
华强北商业步行街的户外广告,按要求全部进行一体化梳理提升。根据街道的商业定位和需求,在满足楼宇最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,力争广告价值最大化,同时最大限度地与楼体契合,保证楼宇的协调性和美观性。
根据业态需求,设计者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评估标准,涉及内容有:广告的车行和人行视角、广告密集程度、广告可视距离和时间、建筑属性和业主诉求等。通过评估,对不同区域、不同角度、不同尺度的广告作出相应规定,这些新规划的广告落地实施之后,商业价值大大提升,得到更多高端品牌的青睐。
3.夜景照明
夜景照明是华强北商业步行街视觉一体化改造提升的重要一环。改造方案对项目的尺度、亮度、色温、节点氛围等进行统筹规划,明确了步行街的设计定位。
华强北的夜景照明设计方案,既突出区域特色,又针对不同建筑进行类型区分,根据道路的等级、十字路口、重点商业路段划分光照等级。不同的位置设计不同的照度,人群密集区照度是偏僻地段的两倍以上。建筑照明则按功能属性划分,营造不同的商业氛围和工作氛围。
华强北商业步行街的夜景照明设计的重要节点,是商业街入口的落地雕塑。雕塑的整体设计灵感来源于“魔方”。魔方的外形设计简约明快,材料选择户外全彩动态LED玻璃屏,结合丰富的主题内容,体现科技与艺术的融合,为华强北电子产业龙头地位提供绝佳的形象宣传平台。
通过主管部门、建设单位、华强北商家、广告公司和设计机构的通力合作,步行街得以脱胎换骨,“国际电子商业名街”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。